昨天我发现我又可以入资香港卡了,据此推算得出,民生银行90天内一共可以境外转账4笔,而且这个90天是按照自然天数来算的,不是按月来算。

开户三个多月来,其实我的资金量很小。所以一开始早就做好了亏光一切的心理准备,因为即便全部亏光也不会对生活产生丝毫影响。

然而实际实践中,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会对亏损十分不安,看到那些亏损的数字还是会感到不舒服。这就很奇怪,明明已经知道全部亏光也没事,却还是对亏损放不下,所以人性确实难以驾驭。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见怪不怪了,反正也见惯了亏损,晚上睡觉也更香了,看盘也越来越不频繁了。现在看到亏几百USD几千HKD,我的内心都十分平静。所以只要习惯了这个状态,就可以慢慢适应,可见习惯的力量和人的适应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仓位管理实在太重要了,我现在有点后悔一开始买了一手腾讯。这一手直接占掉了我好多仓位,以至于有好机会出现的时候我的子弹不够了。但是现在也不能直接卖掉,第一个是尽管我买的时候已经是最低点了,但是最近跌的更低了一些,所以现在还是有少许亏损,第二个是腾讯最近把京东股票当成分红给了股东,我这里到明年3月底可以收到大概1000RMB。

说到腾讯,它减持京东主要是为了防止国家打击反垄断。那么腾讯主要是靠的游戏和投资这两块,游戏现在已经监管很严了,我买的逻辑也是更看好它的投资,可以把它当基金一样买,那么现在它的投资部分看上去也会受到一些限制,所以腾讯的逻辑就有些变的没那么好了,说不定明年4月我就卖出了。

这两天入金之后,腾讯的仓位降了一些,仓位调配也没有之前那么捉襟见肘了。当然我的资金总量仍然还是很小的,就到此为止了,零花钱已经用完了,要再投入,需要家里领导审批,所以在没有验证成功我到底适不适合在这行混之前,不会再投入了。

我最近深刻意识到,美股的科技股实在是太贵了,动不动几百几千刀一股。我其实很想买一股谷歌亚马逊奈飞什么的,无奈实在太贵了,一买的话仓位就没法调。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对于我这种小资金来说,不能选择买太贵的股票,不是因为资金少到买不起,而是因为资金没有多到买了以后还能有从容的调整仓位的能力。

那么美国科技龙头股因为一直是在涨的,不买么又可惜,所以我只能配置一些科技股基金,一来可以享受美国整体科技股上涨的红利,二来保个底,作为快要输光时最后一搏的资金。

我仍然坚定的看好中丐互联,这些都是中国最优质的资产,现在竟然跌到了这个地步。跟那些长牛的美国科技股比起来,显然潜力要大很多倍,所以我现在的策略是重仓中丐,再跌的话再买点,然后再分配一部分仓位去持有美国科技股基金和那么几只我看好的美国科技股。

现在看来,光搞科技股是不行的,风险还是太大,必须学习更多别的行业才行。但是这部分工作我准备明年放到A股去,因为我觉得其他国家的其他行业我完全不熟悉,A股自己国家的那些企业了解起来可能更熟悉些。说到了解,我发现看财报其实用处不大,因为根本不需要把自己搞成财报专家,网上早就有很多人帮你分析好了,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个人对于企业的判断。

2022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