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这本书里讲,美国海军陆战队打塔利班,结果好不容易打掉了塔利班的大本营,结果另一个地方突然就又出来了一个大本营,打完一个出来一个,感觉就像打地鼠一样,怎么也打不干净。

那么像这种即使你把大本营消灭了,里面的首脑全被斩首或者干掉了,看似这个组织的核心被灭干净了以后这个组织应该消亡了吧,然而并没有,组织剩下的人会马上生成新的核心,重新聚集在一起,就像细胞再生一样。

那么这种组织就叫做自组织型的组织,或者叫柔性团队。这种组织的最大特点就是有点像计算机系统一样的分布式,一旦头儿没了,可以自动再选举出头儿,甚至不需要头儿,组织也可以自动自主的运转。由此可见这种组织其实是网状结构,并不像传统自上而下组织那种树形结构。这就是这种组织的强大之处。

自组织型结构相比传统组织结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快速应对各种变化。想想计算机的世界也是从大型机一路到小型机,再到现在流行的分布式,为什么?因为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对变化响应的需求越来越重要,这是这个世界发展的必然。

所以自组织的组织肯定是世界今后发展的方向。对于我们码农行业,最流行的四个字就是拥抱变化,然而这个行业的变化来的将会是何等突然何等猛烈,组织转身不了的话这个组织在新的变化面前就彻底瘫痪了。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搞扁平化,减少层级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同时也往自组织的方向靠拢。

当然自组织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说它的内耗会比较多,因为它的层级关系没有那么等级分明,导致命令就不够清晰有权威,所以执行上效率也会比层级结构的要低。但是目前世界的大势是变化为主,对变化的响应的的需求要比效率降低要重要的多,所以其实今后效率的优先级会排在响应变化之后。

但是打造自组织团队其实我感觉难度极大,我感觉如果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很难办成。比如说码农行业的自组织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指的是码农们自己就能把事情干完了,不需要依靠老板或lead的push和指导,即便没有老板和lead,他们也知道怎么样把事情做出来,甚至是对于一个全新的项目也是码农自己能通过小组内的沟通讨论和自身的能力要能他们自己把东西从0到1搞出来的,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借助老板或lead的力量。那么这就对我们的dev有很高的要求了。

对于某些公司,达成这一目标靠的是只招senior的人和砸钱,比如说netflix,但这种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对于很多公司和团队根本没有条件这么做。

所以很多时候,manager或lead都得在后面不停的coach,以期望dev们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之后能接近自组织的要求。但变化实在太快,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项目的工期就很赶,那么就没有充足的时间来coach,很多情况下就是manager或lead指挥dev该这么做这么做,那么越是这样自上而下,越没有办法适应以后的变化,死循环了。

但打造自组织的团队始终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