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看大秦帝国,里面有个故事我觉得很值得在这里讲一下。当然情节过于复杂了事情本身也没我接下来要说的那么简单,我也只能断章取义,添油加醋,歪曲剧情的讲一下,影响故事里人物做出决定的因素有很多,我只是挑我关心的讲一下。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杀了赵国几十万降兵,这一战两国都倾尽所有国力了,现在秦国赢了,赵国十六岁以上的男人基本都战死了,此时秦国的统帅白起就向秦王赢稷建议应该马上乘胜追击直接攻下赵国首都邯郸灭了赵国。
那么此时赵国就慌了,赵王就准备割地求和了。那么秦国到底是接受割地求和退兵,还是不接受求和继续进攻希望能灭了赵国呢?
此时秦国的丞相范睢,片子里说他是怕白起攻下了赵国邯郸灭了赵国以后,建立了很大的功劳,会加官进爵到比他位置还高,然后爬到他头上,他就再也不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现在他还是除了秦国国王以外权力最大的人。所以他不想让白起攻下邯郸,他就跟秦王说现在打了这么久,又是大旱家里几乎快要拿不出粮食了,还要继续进攻,那么主力都在人家家里,其他国家联合打过来怎么办呢,还是撤军求和接受赵王的割地比较稳。
先不管范睢心里是怎么想的,就光看他这番进言,我觉得也是说的很有道理的,make sense是不是。然后秦王就接受了赵王的割地求和退兵了。
现在问题来了,秦国退兵以后,赵王竟然反悔了,不割城给秦国,等于是签了三方最后不去上班了,白嫖了秦国,那么秦王自然是恼羞成怒,又发兵攻打赵国。
但这一次竟然是秦军被赵军打败了,赵军都是些老弱病残,竟然还能打赢。
然后秦王就坐不住了,就去找白起,白起说早就知道打不过了,因为之前在长平杀了那么多降将,杀降将从古至今从未有之,现在把赵国成年男人都杀没了,赵国人家家都在挂丧,赵国人能不恨死你秦国吗,必然剩下的人,人人都跟你拼命,所以我们再怎么打也是打不赢的。
然后秦王说你白起带兵出征赵国吧,我相信你这个战神出征一定会赢的,白起不愿意。
那么秦王还不死心,又找了个统帅第二次发兵攻打赵国,又是惨败而归。
那么秦王此时心态已经崩了,赵国割的城池一个没拿到,还错失最开始白起建议的灭赵良机,然后现在又屡次大败,自已一国之王的面子被狠狠的按在地上摩擦,连自己最喜欢的白起竟然也不愿意帮他出征。可以说从这里开始他和白起的友谊的小船已经翻了。
然后秦王又去找白起,这个剧的最精华部分就来了。
秦王:白起你以前带5000人也能干翻别人几万人的军队,讨伐楚国一出场就把楚国的旧国都给占了,几万人打几十万人也从不在话下,你这种战无不胜的战神,帮我去打一下小小的已经没有成年男人的赵国,不行吗?!还竟然跟我说打不过,你到底是何居心?!以前你不是什么都无条件支持我,我让你去打哪里你二话不说就上路的吗?!
白起:打仗就要死人。我早就说了,现在就算我去打,也是打不赢的,我不想秦国白白死人。所以不愿意帮你打。
秦王:我是你王,我让你去打你就得去打,你现在竟然忤逆我,你这是对秦国不忠!
白起:我对秦国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我就是不想秦国人打打不赢的仗白白去送死,我问心无愧!
秦王:你是对秦国忠心在对我忠心之前还是对我忠心在对秦国忠心之前!?我就代表秦国!你对我忠心就是对秦国忠心!你不对我忠心,谈何对秦国忠心!你必须把对我忠心放到第一位!
白起:大王你如果对我还有trust你就不应该这样问我。
秦王:白起我求求你了,你就证明一下你还是忠心于我的就好了,你就去打一下,打输了也没关系的,我只要你证明一下你还是忠心于我的就好,你只要愿意去打,做做样子也行,你还是我最喜欢的白起。求求你了。
白起:我对大王,对秦国一片忠心,但你要让我去打我不认同的仗,这和我心中的原则不符,我不干。
故事讲完了,最后大王让白起自杀于流放的路上。
唏嘘啊,能感受到大王和白起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诉求,两人心中的道可谓南辕北辙,无法相容。所以光荣脱裤魔的大型历史模拟游戏里面有一个被称作”相性“的参数,相性不合的人是无法在一起的,这种设定真的是十分精妙啊。
最后,如果你是白起,你会怎么选择呢,是忠于国,还是忠于王;是忠于事情本身,还是忠于某个人?